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豆荚类) > 扁豆 > 扁豆角斑病

扁豆角斑病

英文名

Hyacinth dolichos angular leaf spot


异名


简介

扁豆角斑病是扁豆的一种常见病害。各地均有分布,部分地区发病重。发病率50%左右,对生产有轻度影响,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%~100%,影响扁豆的产量和质量。

扁豆角斑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多在生长的中后期发生。叶片上的病斑生灰色,多角形,大小5~8mm,后变为灰褐色。湿度大时,病斑上产生灰紫色霉层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灰拟棒束孢Isariopsis griseola Sacc.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分生孢子梗淡黄褐色,直立,不分枝,大小(68.6~134.75)?m×(2.7~4.4)?m。分生孢子圆筒形,基部钝圆平截,顶部略细,顶生或侧生,无色至浅褐色,微弯,具0~5个隔膜,大小(26.95~66.15)?m×(4.9~7.5)?m。

侵染循环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秋季发病重,多发生在开花期后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种子消毒。用45℃温水浸种10分钟。(2)农业防治。有条件的应实行轮作。发病重的地块,收获后及时深翻。(3)化学防治。发病初期喷30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400倍液,或77%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60%琥?乙膦铝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隔7~10天喷1次,连续1~2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