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葱蒜类) > > 葱灰霉病

葱灰霉病

英文名

Onion gray mold


异名


简介

葱灰霉病是大葱的一种常见病害,分布广泛。

葱灰霉病

葱灰霉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在叶上生白色斑点,斑点梭形至长椭圆形,纵径1~5mm,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,使半叶或全叶卷曲、枯焦,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的霉层,多由叶尖向下发展,逐渐连成片,使葱叶卷曲枯死。由大蒜盲种葡萄孢引起的病斑初为污白色,后变为灰褐色,病部生砖褐色的霉层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葱腐葡萄孢Botrytis allii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短,通常无分枝或分枝极少,分生孢子椭圆形,大小(8~10)?m×(5~6)?m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随气流、雨水、灌溉水传播蔓延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低温高湿是发生和流行的条件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收获后及清除病残体,集中起来深埋或销毁。切勿摘下后不经处理随意乱扔,以免病原继续繁殖。多雨地区实行高畦栽培,防止田间积水。棚室栽培要注意通风换气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,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。隔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