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小菌核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5:28
点赞
收藏
热度:5
英文名
Onion Sclerotinia rot
异名
简介
小菌核病是葱的一种普通病害,通常发病较轻,发生严重时使部分植株死亡或造成鳞茎腐烂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。发病初期,先是叶片或花梗尖端变色,逐渐向下扩展,引起葱株局部或全部枯死,仅残留新叶。剥开病叶,可见白色棉絮状气生菌丝,病部表皮下散生黄褐色或黑色小菌核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大蒜核盘菌Sclerotinia allii.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原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春秋两季借气流弹射传播或直接产生菌丝,传播蔓延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气温达到14℃,高湿或雨季,易发病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~3年轮作。雨后及时排水、降低湿度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40%多?硫悬浮剂 500倍液,或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0~500倍液,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~1 500倍液。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