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农作物(油料) > 大豆 > 大豆茎枯病
大豆茎枯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4:24
点赞
收藏
热度:3
英文名
异名
简介
大豆茎枯病主要大豆分布在东北、华北等各地,多发生于大豆植株生育的中后期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茎部,初发生于茎下部,后渐蔓延到茎上部。发病初期,茎部产生长椭圆形病斑,灰褐色,后逐渐扩大成黑色长条斑。落叶后收获前植株茎上症状最为明显,形成一块块长椭圆形病斑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大豆茎点霉Phoma glycines Saw.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分生孢子器球形,直径105~280?m。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,大小(2~4)?m×(2~3)?m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,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,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连作地,高温高湿发病重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(1)农业防治: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,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,减少翌年初始菌源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洒50%多菌灵500倍液或70%百菌清5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