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瓜类) > 冬瓜 > 冬瓜褐斑病

冬瓜褐斑病

英文名

Chinese waxgourd Corynespora leaf spot


异名

冬瓜靶斑病


简介

冬瓜褐斑病

冬瓜褐斑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为害叶片、叶柄和茎蔓。叶片上的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,可分为大小型2种。小型病斑黄褐色,中央颜色稍浅,直径3~5mm。大型病斑深黄褐色,直径20~30mm。湿度大时,叶片正面和背面长出灰黑色霉状物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瓜棒孢霉Corynespora melonis (Cooke)Lindau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(1)形态。菌丝无色,有分枝;分生孢子梗褐色,单生,不分枝,有1~7个分隔,大小(150~650)?m×(5~8)?m。分生孢子棍棒状,着生在梗顶,大小(41.3~286.7)?m×(8.5~17)?m。(2)寄主。这种病原可以侵染冬瓜、节瓜、黄瓜、南瓜、甜瓜、西瓜、瓠瓜等,引起黄瓜等的靶斑病或称褐斑病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。春天条件适宜时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,形成初侵染,经6~7天潜育后显症。病原侵入植株后,形成多次再侵染,病情不断加重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发病适宜温度25~28℃,相对湿度100%。昼夜温差大易发病。植株衰弱,偏施氮肥易发病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种子消毒。播种前用50℃的温水浸种30分钟,捞出后冷却晾干,再催芽播种。(2)农业防治。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~3年以上轮作。及时清除病残体,深翻土地。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,注意搭配磷、钾肥。保护地栽培,要加强温度和湿度管理,科学灌水,最好采用膜下滴灌,及时放风排湿。(3)化学防治。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加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,或6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加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粉剂800倍液,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