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瓜绵腐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6:23
点赞
收藏
热度:3
英文名
异名
简介
冬瓜绵腐病为害冬瓜等。冬瓜、节瓜苗期和果期主要病害之一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幼苗期发病使茎变色变软。结果期发病,初期在果实上产生黄褐色水浸状斑,后期腐烂,表面出现白色绵状物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(Eds.) Fitzp.和终极腐霉P.ultimum Trow.,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。菌丝体白色棉絮状,菌丝无隔膜,直径2.3~7.1?m。孢子囊呈丝状或呈不规则膨大,大小(63~725)?m×(4.9~14.8)?m,内含6~26个游动孢子。藏卵器球形,直径14.9~34.8?m。卵孢子球形,平滑,不满器,直径14.0~22.0?m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原在土壤中越冬,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,雨后或湿度大,病原迅速增加。适宜条件下直接长出芽管侵入植株。后在病残体上产生病原,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,为害果实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平均气温22~28℃,连阴雨,湿度大,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农业防治:及时清除病苗和病果,带出田外烧毁。避免苗床浇水过度,成株植地注意清沟排渍,降低田间湿度。
(2)化学防治:常发地于苗期及成株幼果期及早喷淋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~1 000倍液,或72.2%霜霉威水剂 400倍液,或69%安克?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,或72%克露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。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,采果前7天停止施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