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葱蒜类) > 大蒜 > 大蒜叶枯病
大蒜叶枯病
英文名
Garlic tip blight
异名
简介
大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,主要为害叶片。感病的植株一般先从叶尖开始发病,然后逐渐向下扩大。发病部位出现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,大小不一,随后变成灰褐色,病斑即可生出黑色霉状物。病情严重时病叶枯死,不能抽薹,抽薹后染病的则易从感病部位折断。该病影响鲜蒜株产量,也影响蒜薹和蒜头的产量,一般减产20%~30%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和花梗。(1)叶片。病叶多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发病扩展。病斑初为花白色小圆点;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。为灰白色或灰褐色。病部生黑色霉状物。严重时病叶枯死。(2)花梗。花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,最后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。受害植株前期长势弱,后期矮黄萎缩,迟抽薹或不抽薹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 herbarum (Pers.et Fr.)Rabenhorst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,暗色,大小(30~110)?m×(3~6)?m。分生孢子灰色或暗黄褐色,椭圆形,大小(22~40)?m×(18~22)?m。子囊壳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80~250?m。子囊长无色,椭圆形或棍棒状。子囊孢子黄褐色,纺锤形或椭圆形,大小(25~45)?m×(10~15)?m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。气温回升后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病菌以菌丝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蒜头上越冬,第二年在适宜条件下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,病部长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及时清除被害叶,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密植,雨后及时排水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开始喷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,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。隔7~10天喷1次,连续3~4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