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农作物(禾本科) > 高梁 > 高粱长粒黑穗病

高粱长粒黑穗病

英文名

Sorghum long smut


异名

高粱角黑穗病


简介

高粱长粒黑穗病

高粱长粒黑穗病

高粱长粒黑穗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穗部,通常只侵害5~6个小穗。染病小穗的子房形成一长圆形稍弯曲角状孢子堆,两端稍细,有浅黄色外膜,一般长可达2~3cm,突出于护颖之外。成熟后,薄膜从顶端向下不规则地破裂,散出黑褐色粉状物。黑粉散落后,无中柱,仅剩几根黑色丝状的维管束残余。孢子散落时,病粒基部的黑粉仍集结成块,并不散落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埃伦团黑粉菌Tolyposporium ehrenbergii(kühn) Patouillard ,属担子菌亚门。(1)形态。①冬孢子堆。多由数十个冬孢子集结成暗褐色孢子球。②孢子球。亚球形至长圆形,或不规则状,大小(38~123)?m×(34~93)?m。③冬孢子。多角形,直径9~12?m,外壁有微刺。(2)特性。冬孢子无休眠期,萌发温度范围10~39℃,最适温度28~33℃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菌以冬孢子粘附在种植表面或在土壤中越冬。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左右。侵染途径尚部明确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温度25~34℃,多雨的条件下,容易发病。播种过早,土壤温度低,墒情不好,播后覆土过厚,发病重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为害不大,可结合防治其他黑穗病进行兼治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