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绿叶菜类) > 茴香 > 茴香立枯病

茴香立枯病

英文名

Fennel Rhizoctonia rot


异名


简介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育苗期发病。病部初呈暗褐色,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,引起皮层腐烂,地上部叶片变黄。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的菌核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该菌不产生孢子,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。初生菌丝无色,后为黄褐色,具隔,粗8~12?m,分枝基部缢缩,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。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,0.1~0.5mm,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。担孢子近圆形,大小(6~9)?m×(5~7)?m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随病残体或在土中越冬。且可在土中腐生2~3年。菌丝能直接侵入为害,通过水流、带菌土肥和农具传播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原发育适宜温度24℃,最高40~42℃,最低13~15℃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选用优良品种。育苗畦防止高湿条件出现。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。田间发现病株,要立即连根挖除,集中深埋或烧毁,以减少菌核形成后落入土中。(2)化学防治:①用种子重量0.2%的40%拌种双拌种。②发病初期喷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,或10%恶霉灵水悬剂300倍液,或5%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,或15%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及移栽灵混剂。每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