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叶斑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4:00
点赞
收藏
热度:5
英文名
Millet Phyllosticta leaf spot
异名
简介
粟叶斑病在粟各产区均有发生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,病斑扁圆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部灰褐色,边缘褐色至红褐色,病健交界不明显,大小2~8mm。后期病斑上可见突起的小黑点,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高粱叶点霉Phyllosticta sorghina Sacc.,属半知菌亚门。参见高粱斑点病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(1)越冬。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。(2)侵入。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侵染叶片,后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,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(1)气候因素。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。(2)栽培因素。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(1)农业防治:选用抗病品种。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,集中烧毁或堆沤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洒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,或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,或60%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每隔10天左右1次,共喷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