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水生菜类) > 莲藕 > 莲藕叶疫病

莲藕叶疫病

英文名

Lotus leaf blight


异名


简介

莲藕叶疫病是重要病害,主要在南方地区形成为害,多在夏、秋多雨季节后发病。一旦发生,植株发病率较高,常达60%以上,明显影响莲藕生产。分布较广。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,以浮贴水面的叶片受害严重。叶片发病初为绿褐色小斑,以后扩展成圆形、椭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湿腐状病斑,病斑颜色分布不均匀,多个病斑相互连接致叶片变褐腐烂或干缩,贴水叶片不能抽离水面。严重时叶柄亦因病坏死腐烂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鞭毛菌疫霉Phytophthora sp.属真菌。病菌孢子囊长梨形,长宽比约为2.5∶1~3∶1,顶部具明显乳状突起,基部具短柄,大小(11~12)?m×(3~4)?m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随植株病残组织,或以卵孢子散布在田间越冬,借水流传播蔓延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高温多雨、空气潮湿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:①严禁移栽带病秧苗,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。②加强水浆管理,遇有水涝在水退后应及时冲洗叶面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69%安克?锰锌可湿性粉剂 1 200倍液,或72%霜脲?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~800倍液,或50%溶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~800倍液,或72.2%霜霉威水剂 600倍液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