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木蛾
英文名
Isshiki xylorictid
异名
五点梅木蛾、樱桃堆砂蛀蛾、卷边虫
简介
梅木蛾Odites issikii (Takahashi)鳞翅目,木蛾科。为害苹果、樱桃、梅、梨、葡萄、李、桃等。豫西果区虽发生普遍,一般不造成大损害。在山东烟台梨区发生较多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初孵幼虫在叶上构筑“一”字形隧道,居中咬食叶片组织,2~3龄幼虫在叶缘卷边,食害两端叶肉,老熟后切割叶缘附近叶片,把所切一块叶片卷成筒状,一端与叶连着,幼虫居中化蛹。
病原物
侵染循环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陕西一带每年发生3代,以初龄幼虫在翘皮下、裂缝中结茧越冬。
形态特征
[形态]1成虫体长6~7mm,翅展16~20mm,体黄白色,下唇须长上弯,复眼黑色,触角丝状,头部具白鳞毛,前胸背板覆灰白色鳞毛,端部具黑斑1个。前翅灰白色,近翅基1/3处具1近圆形黑斑,与胸部黑斑组成5个大黑点。前翅外缘具小黑点一列。后翅灰白色。
2幼虫体长约15mm。头、前胸背板赤褐色,头壳隆起具光泽。前胸足黑色,中、后足淡褐色。
3卵长圆形,长径0.5mm,米黄色至淡黄色、卵面具细密的突起花纹。
4蛹长8mm左右,赤褐色。
生活习性
[习性]第2年寄主萌动后,出蜚为害,5月中旬化蛹,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,6月下旬结束,成虫喜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翼,散产。卵期约10天。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入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期,7月上旬至8月初1代成虫发生期,7月中旬至9月中为2代幼虫为害期。9月上月至10月上旬第2代成虫发生,此代成虫所产卵孵化后为害一段时间于10月下旬至11月初越冬。
幼虫喜在夜间取食,次日夜间交尾后2~4日产卵,每雌产70余粒。成虫寿命4~5天。
防治方法
[防治]利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。冬季刮除树皮、翘皮、消灭越冬幼虫。寄主发芽后结合防治卷叶蛾喷洒杀虫剂详见苹果小卷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