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白菜类) > 青菜 > 青菜绵腐病
青菜绵腐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5:36
点赞
收藏
热度:3
英文名
Mock pad-choi Pythium rot
异名
简介
绵腐病是青菜的普通病类,零星发生。雨季发病较重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为害茎基部和叶柄。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水渍状软腐,并很快向周围蔓延,在茎基部和叶柄形面不规则形的大病斑,发病组织腐烂,同时在病部长出白色浓密的絮状霉团。苗期发病,能引起大片死亡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(Eds.)Fitzp.属鞭毛菌真菌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原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。条件适宜时卵孢产生芽管,膨大后形成孢子囊,再释放游动孢子,以雨水传播到植株上,形成初侵染。高温高湿,病原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,形成再侵染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高温高湿,利于发病。相对湿度在85%以上时,温度25~30℃左右,发病严重。多雨季节易发病流行。病地连作,地势低洼,排水不良,偏施氮肥,发病重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选择地势高燥,易于排水的地块种植。生长期内要洋意清沟排水,使土壤适度干燥。出现病株立即拔除。施足底肥,增施磷、钾肥。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。(3)化学防治。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72%霜脲?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,或69%安克?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~800倍液,或72.2%普力克水剂 800倍液。隔7~10天防治1次,共防治1~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