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甘蓝类) > 青花菜 > 青花菜叶霉病

青花菜叶霉病

英文名

Broccoli Cladosporium leaf mold


异名


简介

青花菜叶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。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。发病叶片上产生黄色病斑,与病斑对应的叶片背面,产生深橄榄色至褐色的霉层。发病后期病斑相互融合,引起叶片枯死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甘蓝枝孢Cladosporium brassicae (Ell.& Barth)M.B.Ellis.。国内新纪录种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。第2年气候条件适宜时,病原恢复生长,在发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,通过风雨传播蔓延,形成初次侵染和再侵染。病原的分生孢子在寄主的表面萌发后,从寄主的伤口或表皮气孔直接侵入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气候条件和菌源的存在的发病的主要因素。在空气温度达到20~24℃时,病原侵入有6~7天的潜育期,之后表现症状。发病部位能产生新的病原,进行再侵染,再侵染的发病过程的扩展都比较慢。田间湿度大,易发病。植株栽植过密,株间郁闭,以及连作,发病均较重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秋季、早春彻底清除病残体,集中深埋或烧毁,以减少菌源。合理密植,雨后及时排水,注意降低田间湿度,使其远离发病条件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开始喷36%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40%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65%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~1500倍液,每隔10~15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