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茄果类) > 茄子 > 红棕灰夜蛾

红棕灰夜蛾

英文名

Muberry caterpillar


异名

苜蓿紫夜蛾


简介

红棕灰夜蛾Polia illoba Butler属鳞翅目,夜蛾科。为害茄子、胡萝卜、甜菜、草莓、枸杞、菊、茼蒿、菜豆、草食蚕、豌豆、苜蓿、大豆、豇豆、桑、黑莓等。分布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华东、中南地区、甘肃、江西等省。

红棕灰夜蛾

红棕灰夜蛾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,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。也可为害嫩头,花蕾和浆果。

病原物

侵染循环

发生因素

形态特征

[形态](1)成虫。体长15~18mm,翅展38~42mm。棕色至红棕色,腹部褐色,腹端具褐色长毛。前翅上褐色剑纹粗大;环纹灰褐色,圆形;肾纹不规则,灰褐色;外线棕褐色,锯齿形。后翅大部分红棕色,基部色淡,缘毛白色。足红棕色,各足跗节均有白色环。(2)卵。卵半球状,宽0.65mm,高0.4mm,初产时浅绿色,后变紫褐色。(3)幼虫。初孵幼虫浅灰褐色,腹部紫红色,全体布有大而黑的毛片,足呈尺蠖状;3龄幼虫绿色或青绿色;4龄后出现红棕色型,6龄时基本都成为红棕色。末龄幼虫体长35~45mm,头宽3~3.5mm,具褐色网纹,单眼黑色,前胸盾褐色,背线和亚背线各具1纵列黄白色小圆斑,边缘棕褐色,每节每列5~7个。毛片圆形黑色;气门线黑褐色,沿上方具深褐色圆斑;气门下线浅黄色至黄色。(4)蛹。长18~20mm,宽6~7mm,深褐色,蛹体较粗糙,臀棘短粗,末端分叉。

生活习性

[习性](1)成虫。成虫有趋光性。(3)幼虫。1、2龄幼虫群聚在叶背取食叶肉,有的钻入花蕾中取食;3龄后分散,4龄时出现假死性,白天多栖息在叶背或心叶上;5、6龄进入暴食期,末龄幼虫食毁草莓的嫩头、蕾花、幼果等,影响草莓第2年产量。老熟幼虫在土内3~6cm处化蛹。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物理防治。成片安置黑光灯,进行测报和防治。(2)化学防治。每公顷用5%氯氰菊酯乳油 750~900ml,或10%氯氰菊酯乳油 450~1125ml,加水300~600升喷雾,有效期5~10天,每代施药1~2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