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炭疽病
英文名
Ginger Colletotrichum leaf spot
异名
简介
炭疽病为生姜的一种重要病害,发生较普遍,少数地区发病较重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危害叶片。病斑先出现在叶尖和叶缘,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,后扩展成梭形、椭圆形或不定形病斑,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,斑边缘有黄色变色部,病健分界不清晰。发病后期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,叶片变褐变枯,严重影响光合作用。当空气潮湿时,斑面会出现小黑点,即病原的分孢盘及分生孢子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辣椒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psici (Syd.)Buller et Bisby和盘长孢状刺盘孢C.gloeosporioides Penz.,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参见辣椒炭疽病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(1)越冬与初侵染源。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。南方病原在田间寄主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,无明显越冬期。(2)传播特点。病原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,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源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连作地,田间湿度大,偏施氮肥,生长势过旺,利于发病。雨水多,发生重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姜种处理。要精选无病害姜种,剔除变黑、变烂、变干的种姜下种前用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8~10分钟,然后捞出晾干再下种。(2)农业防治。选择土层深厚、有机质丰富、地势干燥、排水良好的地块,实行高垄深沟栽培,避免连作或前作为茄科作物。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。施足氮肥的基础上,增施磷、钾肥和有机肥,增强其抗逆性。采收后要及时清除病株残体,并集中深埋。(3)化学防治。发病初期,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,或50%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1200倍液喷雾防治。隔10~15天喷1次,防治2~3次,注意喷匀喷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