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果树仁果类) > 山楂 > 山楂干枯病

山楂干枯病

英文名

Hawthom trunk blotch


异名


简介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病害多在主干近地表处发生,病斑红褐色至深褐色,不规则形。病部干腐,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,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。发病初期病变仅限表皮,严重时烂透皮层,深达木质部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Coryneum microstictum Berk.et Br.,属于半知菌亚门。分生孢子盘散生,初埋生后突破表皮。垫状、黑色,直径96~360?m。分生孢子梗线形,无色。分生孢子椭圆形或近梭形,暗褐色,有3个横隔膜,顶细胞和基细胞淡褐至色近无色,正直,顶端较圆,基部略尖,大小为(10~18)?m×(4~6)?m。

侵染循环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病斑多发生在环剥伤口及虫害伤口等处,其发生情况与苹果腐烂病相近似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:①采收后深翻扩穴,每株施基肥200~250kg,并在花前2~3周、花后10天、6月中下旬种子硬核前、8月中旬果实着色期,适当追施氮、磷、钾肥,能使当年病梢率显著下降。若连续3年如此施肥管理,当年生果桩基部粗壮,就能基本控制病梢出现。另外加强修剪,促进通风透光,防止结果部位外移,控制大小年,也是控制病梢的有效措施。②及时剪除病梢集中烧毁病梢,以减少菌源,控制病害发生。

(2)药剂防治:①发芽前喷波美3~5度石硫合剂。②5~6月份间进入雨季后喷36%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~7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。每隔15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