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果树仁果类) > 山楂 > 山楂小食心虫

山楂小食心虫

英文名

lesser hawthorn fruit moth


异名

山楂毛小食心虫


简介

学名Grapholitha prunivorana Ragonot属鳞翅目卷蛾科。寄主山楂。山西省晋城市、安泽县有分布。

山楂小食心虫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幼虫蛀果为害,粪便排于蛀道中,粪粒小、色深、互不黏结,易与其他食心虫区别。

病原物

侵染循环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不详。初步调查明确:以茧蛹主要在地表杂物下越冬幼虫8~9月份间为害充分膨大至近成熟的果实,被害果外观无明显特征,与健果相似

形态特征

[形态]成虫体长6mm~7mm,翅展10mm~15mm,暗灰褐色至深褐色。复眼深褐色。前翅长方形,前缘有7组~8组白色斜短纹,每组由2条组成。近外缘有与外缘平行排列的7个~8个棒状黑纹。翅面散生由白色鳞片组成的许多小白斑。卵椭圆形,中央隆起,周缘扁平,长约0.56mm,宽约0.40mm。初产土黄色,后变鲜红至深红色。幼虫体长6mm~7mm,淡黄白色。头部深棕黄色。腹足趾钩单序全环。臀栉4齿~6齿。蛹体长约7mm,黄褐色。腹部第3节~7节各节背面有两排刺突,前排粗大不整齐,后排小且整齐成行,但第2、8、9节仅1排。

生活习性

[习性]初孵幼虫多自果梗附近蛀入,蛀孔愈伤后呈1黑褐至黑色圆点,中部微隆起粪便排于蛀道中幼虫老熟后向外咬,从果内钻出果面上的孔径1mm左右,脱果孔周缘的组织逐渐坏死变褐。

防治方法

[防治]采收后至早春翻树盘,将表层土翻入深层,杀死越冬蛹结合防治其他食心虫,处理好堆果场、果窖等场所的脱果幼虫,以减少虫源幼虫及时拣拾落果集中处理,消灭其中未脱果的幼虫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