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绿叶菜类) > 莴笋 > 莴笋轮纹病

莴笋轮纹病

英文名


异名

莴笋黑斑病、莴笋叶枯病


简介

莴笋轮纹病

莴笋轮纹病

莴笋轮纹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危害叶片。发病时在叶片上形成圆形至近圆形褐色斑点,在不同的条件下病斑大小差异较大,一般病斑直径为3~15mm,褐色至灰褐色,有同心轮纹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微疣匐柄霉Stemphylium chisha(Nish.)Yamamoto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。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,进行初侵染;病原可通过风、雨传播,进行再侵染。温暖潮湿、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,病害易流行。在土壤肥力不足,植株生长衰弱时,发病重。

发生因素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加强田间管理,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。实行轮作制,不与菊科蔬菜连作。及时去老叶、病叶,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。(2)化学防治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4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,或70%乙膦?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5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。每隔10天左右防治1次,连续喷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