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球坚蚧
英文名
Korean lecanium
异名
朝鲜球坚蚧、桃球坚蚧、杏虱子
简介
杏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,属同翅目蚧科。主要为害杏、李、桃、梅等核果类果树。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,南大致以南岭为界,最南采地江西龙南、贵州罗甸、云南昆明,东接东部国境线,西达新疆,再由青海东部农业区折入四川、云南,止于两省西侧。淮河以北局部地区,密度较大。国外分布于朝鲜、日本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虫口密度大,终生吸取寄主汁液。受害后,寄主生长不良,受害严重的寄主致死,因而能招致吉丁虫等的为害。果树被害以后,树势、产量均受到影响。
病原物
侵染循环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一年发生1代。以2龄若虫在枝上越冬,外覆有蜡被。黑缘红瓢虫和寄生蜂。
形态特征
[形态](1)成虫:①雌成虫。近球形,长3~4.5mm。后端直截,前端和身体两侧的下方弯曲。初期介壳质软,黄褐色,后期硬化,红褐色至黑褐色,表面皱纹不明显,体背面有纵列点刻3~4行或不成行。腹面与枝接合处有白色蜡粉。体腹面淡红色,体节隐约可分。口器淡褐色,下唇三角形,具足及触角。②雄成虫。体长2mm,赤褐色,前翅半透明,翅脉简单,腹部末端外生殖器两侧各生有1条白色蜡质长毛,长1mm左右。介壳长扁圆形,蜡质表面光滑,长1.8mm,宽1mm。近化蛹时,介壳与虫体分离。
(2)卵:椭圆形,长约0.3mm,粉红色,半透明,附着一层白色蜡粉。
(3)幼虫。初孵若虫体椭圆形,体长0.5mm左右,体背向上隆起,淡粉红色。腹部末端有两条细毛,活动力强。固着后的若虫体长5mm,体背覆盖丝状蜡质物,口器棕黄色丝状,长约2.5mm左右。越冬后的若虫,体背淡黑褐色并有数十条黄白色的条纹,上被有一层极薄的蜡层。雌若虫体表有黑褐色相间的横纹,雄性若虫略瘦小,体表近尾端1/3处有两块黄色斑纹。
(4)蛹:裸蛹体长1.8mm,赤褐色,腹末有1个黄褐色的刺突。
生活习性
[习性]初孵若虫分散到枝、叶背为害,落叶前叶上的虫转回枝上。以叶痕和缝隙处居多。
防治方法
[防治](1)农业防治:成虫产卵前,用抹布,或戴上劳动布手套将枝条上的雌虫介壳抹掉。注意保护天敌。
(2)药剂防治:①果树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,或合成洗衣粉200倍液,或5%柴油热雾剂,或99.1%敌死虫乳油,或99%绿颖乳油50~80倍液,可防治越冬若虫。
②5月中旬下旬若虫孵化期喷50%马拉硫磷热雾剂800~1 000倍液,或80%敌敌畏1 500~2 000倍液,或0.2~0.3度石硫合剂,或波美0.3~0.5度石硫合剂,或80%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,或48%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,或52.5%农地乐乳油2 000倍液,或25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