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果树(核果类) > 杏树 > 杏树腐烂病

杏树腐烂病

英文名

Apricot tree canker


异名


简介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树干或大枝上病斑肿胀,稍隆起,暗红色或无明显变色,组织松软,挤压时有弹性,有黄色液体溢出;皮层黄褐色腐烂,有酒糟味。病皮表面有突起粒点,揭去表皮可见小黑粒,雨后潮湿时粒点顶端溢出棕黄色卷须状孢子角。稍老的树干上,孢子角发生在树皮裂缝处。直径1厘米以下小枝条发病后表皮出现较稠密的粒状突起,随后枝条干枯死亡。若主干的半边树皮腐烂或主枝树皮环周腐烂时,出现半株枯死现象。

病原物

[病原]日本黑腐皮壳Valsa japonica Miyabe et Hemmi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无性世代为一种壳囊孢Cytospora sp.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子囊壳埋生于子座中,有长喙,球形。子囊为圆筒形,大小(60~90)?m×(8~16)?m。子囊孢子圆筒形,稍弯曲,大小(18~22)?m×(4~4.8)?m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以菌丝、分生孢子座在病部越冬。春天经雨水冲溅放射出分生孢子,随风雨、昆虫传播,从伤口侵入,潜伏为害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地势低洼,土壤黏重,施肥不足或不当,尤其是磷钾肥不足,氮肥过多,树体郁闭,负载量过大或受冻害均易诱发腐烂病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: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增施有机肥,协调氮、磷、钾肥比例,注意疏花疏果,使树体负载量适宜,注意减少各种伤口,减少病菌侵染机会。刮除病斑,剐除病皮时,树下事先捕好塑料布,及时收集病皮病屑,带出园外烧掉,防止传染。(2)药剂防治:对小块病斑,应采取割条法,然后涂抹安烯唑醇毒清50倍液,7天后再涂1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