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豆荚类) > 扁豆 > 扁豆轮纹斑病

扁豆轮纹斑病

英文名

Hyacinth dolichos zonate spot


异名


简介

扁豆轮纹斑病在一些地方也称为褐斑病,是扁豆的一种普通病害。部分地区发生,病株率20%左右,少数叶片发病,对产量无明显影响。严重发生时,病株率达60%,部分叶片枯死,对扁豆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。

扁豆轮纹斑病

扁豆轮纹斑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。发病叶片先出现圆形病斑,褐色,边缘暗褐色。随病害发展,病斑中部变成灰白色至灰褐色。开始时病斑上没有轮纹,随病情的发展,病斑渐出现明显的轮纹,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粒点,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小豆壳二孢Ascochyta phaseolorum Sacc.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分生孢子器球形,黑褐色,直径100~200?m;分生孢子为双胞,长椭圆形,无色,分隔处稍缢缩,大小(7~10)?m×(3~4)?m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。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,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在生长季节中,如天气温暖高湿利于本病发生。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,或肥料不足植株长势衰弱,或过度密植,株间湿度大,引致寄主抗病力下降,发病重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收获后清理病残物,烧毁,并深耕晒土。(2)化学防治:病初喷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~900倍液。每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