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农作物(禾本科) > 高梁 > 高粱细菌性红条病
高粱细菌性红条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3:59
点赞
收藏
热度:3
英文名
异名
简介
高粱细菌性红条病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北等省分布普遍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。叶斑初呈水渍状窄细的小条斑,扩展后变为浅红褐色。有的病斑中央变成褐色,边缘红色,在条斑上间断出现宽的长卵形病斑。有时病斑可覆盖叶片的大部分面积。湿度大时可见小粒状细菌苗脓溢出,干燥后变为鳞片状薄层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高粱致病变种或绒毛草致病变种(高粱细菌条斑病黄单胞菌)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. holcicola (Elliott)Dye, 异名X. holcicola (Elliott)Starr et Burkholder。菌体短杆状,大小(1.05~2.4)?m×(0.49~0.9) ?m,单生、双生或成短链状,有荚膜,无芽孢。单极鞭毛,革兰氏染色阴性,好气性。适宜生长温度为28~30℃,最高36~37℃,最低约4℃。51℃经1o分钟致死。该菌除侵染高粱外,还可为害谷子。
侵染循环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病原细菌在病残体上越冬,从气孔侵入寄主,气温25~30℃,多雨及多风的天气,尤其是生长早期遇到这些条件,利于该病发生和扩展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(1)选用抗病品种。(2)加强田问管理,防止染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