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甘蓝类) > 青花菜 > 青花菜细菌性黑斑病

青花菜细菌性黑斑病

英文名

Broccoli bacterial black spot


异名


简介

青花菜细菌性黑斑病是反季节栽培中的最主要病害。

青花菜细菌性黑斑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叶、茎、花梗、种荚均可发病。叶片发病初生大量小的具淡褐色至发紫边缘的小斑,直径很小,当坏死斑融合后形成大的不整齐的坏死斑,可达1.5~2cm以上,病斑最初大量出现在叶背面,每个斑点发生在气孔处。病菌还可为害叶脉,引起叶片生长变缓,叶面皱缩,进一步扩展;湿度大时形成油渍状斑点,褐色或深褐色,扩大后成为黑褐色,不规则形或多角形,开始外叶发生多,后波及内叶;发病重时,全株叶片的叶肉脱落,只剩叶梗和主叶脉,引起植株死亡。

病原物

[病原]丁香假单胞菌叶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.maculicola (McCulloch) Young,Dye & Wilkie属细菌。(1)形态。菌体杆状或链状、无芽孢,具1~5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,好气性。大小(1.3~3.0)?m×(0.7~0.9)?m。(2)特性。此菌发育适温25~27℃,最高29~30℃,最低0℃,48~49℃经10分钟致死,适应酸碱度范围pH6.1~8.8,最适为pH7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主要在种子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,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。主要在莲座期至现蕾开花期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机体,借风、雨、露等传播,进行再侵染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(1)环境因素。病菌适宜在高温、高湿下活动,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,造成叶片伤口多,病害容易流行。(2)栽培因素:长期灌水以及偏施、迟施氮肥的菜地发病较重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选用抗病品种,如庆农65日、庆农60日、庆农70日、福州60日等抗细菌性病害的品种。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。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物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发现少量病株及时拔除。避免过量、过迟施用氮肥,增施磷钾肥,以提高植株抵抗力。(2)化学防治:①带菌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.4%的50%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。或将丰灵5~10g与种子15g拌种后播种。②发病初期喷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3 000~4 000倍液,或30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400倍液,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900倍液,或14%络氨铜水剂 300~400倍液,或40%代森铵500~600倍液。喷对好的药液600~750L/hm2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