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甘蓝类) > 青花菜 > 青花菜白锈病

青花菜白锈病

英文名

Broccoli white rust


异名


简介

青花菜白锈病是一种常见病,发病率5%~10%,重病田高达50%左右。全国各地均有发生。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主要为害叶片。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乳白色稍隆起的小疱斑,近圆形至不规则形,后疱斑明显隆起,表皮破裂,散出白色粉状物;叶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不规则斑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白锈菌Albugo candida (Pers.)O.kuntze,或大孢白锈菌A.macrospora(Togashi) S.Ito,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。(1)形态。该菌菌丝无分隔,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。孢子囊梗短棍棒状,其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。孢子囊卵圆形至球形,无色,萌发时产生5~18个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。上述两种白锈菌大小不同。白锈菌的孢子囊长宽为15.42×14.48?m,卵孢子长宽为(33~48)?m×(33~51)?m;大孢白锈菌孢子囊和卵孢子均较大,其长宽分别为20.03?m×18.18?m和(45~61.25)?m×(50~67.5)?m。两种原菌的卵孢子均为褐色,近球形,外壁有瘤状突起。(2)特性。病菌孢子囊萌发最低和最适温度为10℃,最高25℃。病原侵入寄主的最适温度为18℃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。当气温10℃左右,相对湿度高于90%时,病原借风雨传播,引起发病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。当气温10℃左右,相对湿度高于90%时,病原借风雨传播,引起发病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实行轮作。选用抗病品种。适期适时早播。早间苗,晚定苗,适期蹲苗。前茬收获后清除病叶,及时深翻。平整土地,施足基肥。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。(2)化学防治:①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.3%的25%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剂拌种。②出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40%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150~200倍液,或72%克露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,或72%霜脲锰锌8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58%甲霜灵?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70%乙?锰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69%安克?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。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