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蔬菜(甘蓝类) > 青花菜 > 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英文名

Broccoli gray mold


异名


简介

灰霉病是保护地青花菜的一种重要病害,主要在老菜区冬春保护地内发生,以冬季和早春温室发生较为普遍,发病率15%~60%,轻者对生产无影响,重病棚室则造成一定损失。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青花菜灰霉病


详细资料

为害症状

[为害症状]在苗期、成株期均有发生。(1)苗期。幼苗呈水浸状腐烂,上生灰色霉层。(2)成株。多从距地面较近的叶片始发,初为水浸状,湿度大时,病部迅速扩大,呈褐色至红褐色,病株茎基部腐烂后,引致上部茎叶凋萎,且从下向上扩展,或从外叶延至内层叶,致结球叶片腐烂,其上常产生黑色小菌核。(3)贮藏期。易染病引起水浸状软腐,病部遍生灰霉,后产生小的近圆形黑色菌核。

病原物

[病原]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.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(1)形态。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梗长,色淡,较细,具分枝,分枝末端略膨大呈球形,其上布满短的小梗。小梗上生分生孢子,似葡萄状,分生孢子色淡,聚集在一起则为灰色,孢子卵圆形,单胞。(2)特性。该菌5~30℃均可萌发,适温13~29℃,适宜相对湿度90%以上。(3)寄主。这种病原可以侵染辣椒、葡萄、番茄、黄瓜、草莓、莴苣、韭菜、花生等100多种蔬菜。

侵染循环

[侵染]病原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。适应力强,在自然条件下,分生孢子经138天仍具萌发能力,在温暖的南方可以安全越冬。当环境适宜时,菌核萌发产生菌丝,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,产出芽管侵入寄主为害,又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,当遇到恶劣条件时,又产生菌核越冬或越夏。

发生因素

[发生规律]当气温20℃,相对湿度连续保持在90%以上,寄主处于感病阶段,此病易发生和流行。

形态特征

生活习性

防治方法

[防治](1)农业防治。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,采取滴灌、膜下滴灌。发病初期加强放风管理,适当提高管理温度,上午棚温尽可能保持在20~25℃,下午适当延长放风,以降低空气湿度。同时注意及时清除老黄及坏死叶片。收获后和定植前彻底清除棚、室内病残体。(2)化学防治:种植前用烟雾剂熏烟灭菌。发病初期可选用50%可湿性粉剂扑海因,或50%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800~1200倍液,或50%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400~500倍液,或45%特克多悬浮剂 1200倍液,或40%施加乐悬浮剂 800~1 000倍液,或65%甲霉灵可湿性粉剂,50%溶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~800倍液喷雾。


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