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农作物(纤维类) > 红麻 > 红麻叶霉病
红麻叶霉病
作者:农博士2025-02-18 14:08
点赞
收藏
热度:3
英文名
Kenaf yellow leaf spot
异名
红麻霉斑病、红麻叶煤病、红麻黄叶斑病
简介
红麻叶霉病在各麻区均有发生。
详细资料
为害症状
[为害症状]叶片发病初生不清晰的浅黄色至褐色不规则形病斑,后期在叶背对应处产生烟霉状霉层。发病重的叶背面满霉状物,叶片卷缩、干枯或脱落。
病原物
[病原]病原为秋葵尾孢Cercospora abelmoschiEll.et Ev.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分生孢子梗丛生,稍弯,褐色,有0~2个隔膜,大小(9~45)?m×(2~4)?m。分生孢子倒棍棒形,无色,有3~5个隔膜,大小(40~80)?m×(3~3.5)?m。
侵染循环
[侵染]病菌菌丝在病残组织中,或以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。产生季节产生分生孢子,形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。病原借气流传播。
发生因素
[发生规律]秋季多阴雨易发病。麻田低洼、种植密度过大易发病。
形态特征
生活习性
防治方法
(1)农业防治。合理密植,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。增施磷钾肥。及时清除病叶或病株。(2)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喷40%百菌清悬浮剂 500倍液,或40%抑霉威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,或65%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,或50%多?霉威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。